迁安市让交通成为拉动内需的“火车头”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6:27
阅读:2120在当前扩大内需、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实施京沈高速迁安连接线、三抚公路迁安段新建工程、万太公路三大工程,总投资近30亿元,毫无疑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摆在了拉动内需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扩内需、保增长,交通缘何能成为“火车头”呢?
专家认为,交通能成为拉动内需的“火车头”,重要的原因是道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长远的带动意义。拉动内需,并非一时之举,在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刺激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考虑现阶段的投资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一条乡间公路可以带动一个村子的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一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能够带动一个区域、沿线产业实现跨越,发达的交通设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交通运输业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公路建设可直接带动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业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在经济链上的扩展。据交通运输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关昌余介绍,拉动经济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就是建设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每亿元投入,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800个,间接就业岗位2100个;高速公路每公里建设需钢材500至1500吨,水泥4000至12000吨,沥青1900吨。 京沈高速迁安连接线工程长度约为35公里,总投资约为23亿元,据此测算,可以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1万个,间接就业岗位4.8万个,那么,需要的钢材将达1.75万吨至5.25万吨,水泥14万吨至42万吨,沥青1万吨。交通投资能够产生具有拉动作用的乘数效应,100亿元投资所带动的资金可达到400亿元。照此推算,三大工程的实施将带动大约100亿元的投资规模,对我市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山开采后留有大量废料,而且随着我市选用外矿数量的增加,废料问题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修建地方铁路,用廉价的运力把外矿运到迁安,同时把这些废料运到曹妃甸,填海造田,变废为宝,不失为一个多方共赢的选择。目前,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不久的将来,迁安将在全省率先建成自己的地方铁路。
昔日以“黑色工厂”为主要特色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为以铁矿开采、钢铁冶炼、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为主,水泥建材、地毯服装、造纸包装、医药食品、电线电缆、电力能源、焦炭化工、现代物流、现代旅游、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这些都离不开交通的发展。
此外,便捷的路网建设能够实现同城效应,大大降低城乡间的生活成本,较好地实现产业互补,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更快提高。便捷的路网还能将沿线中心城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走廊或经济走廊,这些走廊将构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市场将更加集中,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路网建成后,还能大大增加沿线区域的就业机会,加大区域经济的开发力度,提升沿线房地产市场规模,拉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给沿线居民出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
我们期待着“火车头”能够创造更多的奇迹。(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