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19:00

阅读:423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为适应中等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市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了以固定住所和居住地为依据的人口登记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等值化”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五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体制束缚,强力推进了“五个无障碍”,即确保农民工进城落户无障碍、农民进城就业无障碍、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农民进城公共交通无障碍、农民进城就医报销无障碍,初步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意义深远,事在必行。

    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农民虽已进城务工,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没能够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平等的待遇和实现安居乐业。一些名义上取消了农业、非农业两种户口的地方,并没有在福利制度上发生实质性改变。这种状况使城镇化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成本。因此,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使更多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到市民的待遇,切实变为城市居民。

    改革户籍制度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过程的统称。以户籍为分界的不公平的社会管理制度,导致我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既脱离农村社区组织,又脱离家庭的群体。边缘群体是一种过渡性社会现象,较为复杂,需要加以整合。否则,会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消极影响。顺应农民工安居乐业的要求,加快外来人口本地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提高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实行以具有稳定就业和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户籍制度涉及公民基本权利,既要鼓励地方勇于创新,又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既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又要充分考虑流入地人口承载能力。应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先试点后推开,循序渐进,区别情况,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和农民工的落户条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率先放开农民工落户条件。要加强社会管理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逐步将农民工统一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促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后,我市将结合贯彻《决定》精神,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在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起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 孟令然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