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规划龙头劲舞———迁安市规划工作综述

规划龙头劲舞———迁安市规划工作综述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9:12 3795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9月4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携夫人姜青萍来迁安市视察。在市规划展馆观看了三维立体展示片“新时代、新迁安”之后,迟浩田同志对迁安市未来城市规划绘就的城市蓝图报以热烈的掌声,迁安的城市规划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他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迁安市要继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严格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

    市规划局前身为市建设局规划科,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于2004年1月16日成立规划局,为市建设局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2006年3月,根据迁编[2006]7号文件精神,调整为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迁安市城乡规划工作。别看成立时间不长,市规划局所获殊荣可谓颇丰。全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先进单位”、“城市雕塑工作先进单位”、“阳光规划行动先进单位”和“文明生态村规划先进单位”、“唐山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等,不胜枚举。在迁安市的中等城市规划与建设上,特别是迁安市的规划工作在全省实现的8个率先(率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及修编工作、率先编制《中等城市体系规划》、率先编制完成《迁安市城乡统筹规划》、率先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率先实行规划公示制度、率先对城中村现状建筑进行普查确认、率先建立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率先确定将住宅区内弱电管网纳入城市管网统一管理)。

    成绩的背后,我们总会看到一群默默无闻的奋斗者的身影。他们有的伏案构思谋方略,有的深入实际忙调研,更有无数个黑夜白天,为了一张张图纸的准确无误,为了一个个规划的顺利实施,迁安规划人不待扬鞭自奋蹄,他们是今天美丽迁安背后无私的奉献者。

    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在提出“把迁安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市、建成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同时,对迁安市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规划局作为迁安市的规划职能部门,将迁安市域120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努力做到项目有位置,发展有空间。继续坚持规划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高站位、高水平做好各项规划设计,为迁安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城市总体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有效指导,一直以来,他们都非常重视对总规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早在1982年,就委托省规划院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随后,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又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第二轮、三轮修编工作。伴随迁安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该局于2003年启动了对现行《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编工作,当年即形成规划成果,由于用地和人口指标限制,一直未获得批复。2008年,该局积极组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的修订工作,争取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在建设用地及城市人口规模获得核准、高质量完成总规纲要专家评审会的承办及总规报批工作、通过河北省规划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查等一系列必须程序后,《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终于在2009年初获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它将迁安市的城市性质明确定位为“唐山市域副中心城市,以钢铁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滨河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8%;中心城区人口规模4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6.2平方公里,为更好地指导迁安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切实指导迁安市“十一五”期间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迁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2006年迁安市组织启动了《迁安市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它是河北省第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对迁安市全部行政区域和在市域内进行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了规划。《迁安市城乡统筹规划》把迁安市120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中等城市体系统筹考虑,紧紧围绕建设“五大功能产业区块”、发展“六大主导产业”,围绕“宜居城市”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迁安城区、镇(乡)、中心村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在普遍提高镇(乡)和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水平的同时,突出重点镇(乡)和中心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形成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社会事业发达,城、镇(乡)、村一体发展的新迁安。2007年12月22日,迁安市邀请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省建设厅、唐山市规划局等有关部门专家、领导对该规划成果进行了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规划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已经由迁政发[2008]32号文件批复执行。

    一块毛料布做衣服,你是愿意少花钱,随便找个裁缝,还是花个高价钱找个好裁缝?为切实做到高起点规划,迁安市放开了设计市场,坚持聘请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现在,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的规划编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大学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研究院编制《滦河(市区段)概念性规划》、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的《燕山南路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为确保城市规划建设和具体项目设计更科学、更具前瞻性,迁安市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聘请了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智囊团”,为迁安市规划把脉。像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于希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曾坚……这些在规划界赫赫有名的规划专家都是迁安市规划“智囊团”的成员。

    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规划工作既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等领域,因此,在规划工作执行中,受到外界人为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也很大。为了把规划落实好、维护好,很多时候必须敢于创新,确保规划一张图,一张蓝图绘到底。迁安规划能落实好,不走样,得益于迁安创新了系列制度,迁安市上下形成了解规划、尊重规划的良好氛围。

    实行规划条件前置。每次土地出让前,根据城市规划,严格确定宗地出让规划条件,作为土地出让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部位实行带方案出让土地。土地出让后,受让人必须严格遵守土地出让规划条件,从而杜绝了人情审批、随意变更规划的现象发生。

    规划方案审查实行集体审查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城市规划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执法责任,2003年迁安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规划委员会,上什么项目、在什么地方上项目,不是少数人说了算,而是由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专家、百姓共同说了算,强化了规划方案审批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创新规划公示制度,让全社会监督规划落实。从2005年8月开始迁安市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网上公示的同时,在工程施工现场竖立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2006年在全省率先将住宅区建筑方案模型列入规划公示审查范围,有效地遏制了开发商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现象的发生。

    建立项目建设台账,对批准建设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施工进展情况,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对擅自改变施工图纸、私自变更立面效果、建筑材质和颜色等违规违法行为,及时下发《停建通知书》和《限期改正通知书》,逾期仍不改正的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违规建设、屡教不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新报建项目,实行规划审批一票否决制。创新工程竣工验收机制,确保规划方案的落实。自2004年起对建设工程竣工实行联合验收制度,2006年,又把建设项目的绿地验收纳入联合验收范围,实行“绿色图章”制度,即没有通过园林部门验收的“绿色图章”,规划部门不予验收。

    着力营造阳光规划

    人们了解规划了,才能尊重规划。迁安市的规划工作特色是:一手抓“执法如山”,维护规划尊严,确保规划执行;另一手是抓宣传,告诉人们“规划让生活更美好”。

    在河北省县(市)级第一家建设高水平规划展馆,展示规划内容,使广大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进而提升规划、实施规划。通过加强户外宣传阵地建设,在城市重点位置设置规划宣传牌,宣传规划内容、法规和科学理念,让群众了解规划,引导群众尊重规划,促进群众参与规划,为规划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调研、设立投诉电话、调查问卷、开通网上论坛、局长信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征集的重点意见和建议以及群众信访集中的重点问题,局机关组织相关科室,专门研究,明确专人负责,彻底解决,及时反馈。每年召开两次集中征询意见会议,向行风监督员、规划监督员汇报规划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行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每年一次由局长以个人名义向有关镇乡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寄送局机关《行风及机关效能建设民意调查表》,诚请各方将调查表反馈意见直接邮寄给局长本人;邀请关注城市规划建设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代表议案、委员提案内容进行座谈,征询意见和建议。

    规划,坚持的是公众利益,在建设特色中等城市的征程中,必须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科学规划,大力推行阳光规划、效率规划,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迁安市人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是城乡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导。迁安城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印证了科学规划的重大现实意义,未来,要更好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要建设特色中等城市,更要尽展规划龙头劲舞的雄姿!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