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春雨情怀滋润职教沃土———记市职教中心装备制造工程系团总支书记 李秀梅
李秀梅,市职教中心装备制造工程系团总支书记,语文学科骨干教师,14机械(3)班班主任。1997年踏上教师工作岗位,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她政治素质过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昂的工作热情,扎根三尺讲台,辛勤耕耘。
奉献自我,服务他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李秀梅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清理卫生,和居民一起做运动。2012年,市职教中心迁入新校区后,因距市区较远,全校师生的自行车、电动车坏了无法解决。李秀梅组织团支部成员们成立了“迁安职教中心微尘共青团服务站”,以“感恩母校,奉献爱心,服务师生,共建和谐”为宗旨,充分发挥机械专业学生特长,为全校师生义务修车。从2012年至今,已经为五百余名师生解决了燃眉之急。她还积极引导共青团服务站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自筹资金建立“爱心理发教室”“倡导节约、实践‘光盘’”“捡起塑料瓶,注重环保增收”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全校同学的节约意识、感恩意识。“我们要走出去,服务社会,温暖更多的人”,这是在李秀梅老师引领下的服务站成员们的心声,他们走进社区,宣传环保知识,清扫卫生死角;他们走上街头重要的交通路口,发放文明交通宣传单,扶助老人过马路,对行人、机动车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引导;他们走进公交总站,把公交车内外擦洗得一尘不染;他们走进养老公寓,给老人们洗衣服、喂饭,表演节目,陪老人们聊天……在社会的认可和赞扬背后,是李秀梅老师和学生们默默奉献的春雨情怀。她们的事迹先后被《迁安时讯》、迁安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等各级媒体网站报道,“爱心理发教室”获得了“迁安市学雷锋十佳”荣誉,“微尘”服务站获得迁安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李秀梅也被评为唐山市优秀团干部、迁安市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装备制造工程系团总支多次获得迁安市先进基层团组织。
真心奉献,爱铸师魂。李秀梅作为学校语文教学骨干教师,紧紧抓住职中生的特点,在语文课堂上注意用真善美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自己伟大的母爱同无私的师爱一起给了她热爱的学生。班上有一个很调皮的男生没来上学,同村的学生说他不想上学了,她听到这心里很不好受。虽然这个孩子惹过事儿,但他聪明机灵,如果这样辍学了,很可能人生就此改变,没有知识和技术怎么会有阳光的人生之路呢?上午上完两节课她就骑电动车踏上了去学生家的路,心想一定要把他找回来。由于对路线不熟悉,到村里时已近中午,但村里人告诉她,他们一家人都住在果山上。她又踏上了上山的路,山路崎岖,汗流浃背。但李秀梅没有打退堂鼓,因为还有一个人的命运在她的手里。经过了解,原来是父亲想让孩子辍学打工挣钱,贴补家用,还说因为孩子惹事生非家里花了不少钱,这样的孩子上学也没什么出息。她耐心地做家长工作,孩子眼中两颗大大的泪珠滚落下来,用一种信任求助的目光看着老师。终于父亲同意他重返课堂,而重新得到学习机会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动给了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参加了职业学校对口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面对挫折,选择坚强。2006年,她接手了06化验班的班主任工作,当时她的孩子刚刚两周岁。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按时到校和学生一起跑操,晚上10点查完学生就寝才回家。冬天刺骨的寒风她不畏惧,夜晚回家的黑暗她不害怕,工作中的琐事难题她不发愁,最令人心疼的就是起床出门了,年幼的孩子在身后哭喊着“妈妈,我要妈妈”,很多时候她都是含着眼泪亲亲孩子的脸,然后转身走向学校,为了身后那么多同样需要自己的孩子,她选择了给孩子学会独立的时间。2011年10月,年迈的婆婆因为腿脚不便摔倒在地,造成胯骨骨折,一病在床,需要日夜照顾。当时,李秀梅同志刚刚接手11机械(4)班,既要付出精力规整新生的学习习惯,还要照顾老人,每天接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就乱套了。早上她需要更早的起床收拾家务,带完早操回家照顾婆婆吃饭,然后送孩子上学,晚上查完宿舍回家和丈夫一起给婆婆翻身擦洗,她每天都和时间赛跑着。终于老人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全家人都很高兴。工作上,她带领的11机械(4)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校级、县级优秀班集体,迁安市优秀团支部。她本人连续获得迁安市政府嘉奖、迁安市优秀班主任、迁安市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李秀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春雨般的情怀滋润着职教的沃土,她把一片丹心献给了她热爱的职教事业,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教情怀。
评论